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0/8/24~28【梁皇寶懺】果光法師說法開示

漢傳佛教的懺悔法門

 

一、漢傳佛教懺悔法門的源流

今年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的開示說法由僧伽大學女副院長果光法師擔任,講題為「漢傳佛教的懺悔法門」。五天的主題分別為:

(1)漢傳佛教懺悔法門的源流:介紹原始佛教、大乘佛教時期,乃至現在漢傳佛教時期,各自不同的樣貌。

(2)梁武帝與懺悔法門:認識制定梁皇寶懺懺法的梁武帝,當時整個懺悔法門的樣貌。

(3)天台宗與懺悔法門:天台宗智者大師對漢傳佛教懺悔法門的開創性發展。

(4)禪宗禪師與懺悔法門:認識菩提達摩的報怨行、六祖慧能的無相懺悔,及永明延壽禪師的觀心懺悔。

(5)聖嚴法師與懺悔法門:了解聖嚴法師如何教導我們懺悔法門。

法師詳細整理相關資料,介紹漢傳懺法的源流發展,並引用相關經典,說明至誠懇切懺悔的極大功能。尤其提醒大家,拜懺時應該收攝身心,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憶念過往的行為,才能真正發起至誠懇切的懺悔心。

 

二、梁武帝與懺悔法門

第二天開示的主題為:梁武帝與懺悔法門。

果光法師引領大家從「佛教懺悔思想傳入」的歷史切入,認識在「漢傳懺悔法門之發展」過程中,體會「梁武帝建制之懺儀」的用心。

首先了解佛教懺罪思想經典譯出的歷史過程。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大約經過一世紀,陸續譯出了《阿闍世王經》及《舍利弗悔過經》,這是最早帶有懺罪思想的二部經典。

之後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儒家、道家的反省、悔過懺罪文化的影響,懺悔法門的儀式有了不同的變革。

原本懺悔應由自己親自來進行,但在歷史文獻記載中發現,梁武帝、陳宣帝、陳文帝時期,王室出現由法師代為誦唸、上陳的〈懺悔文〉,這是中古時期,懺悔方式的一種變革,也是懺悔意涵擴大之下的產物。

到了北魏、劉宋時期,懺法有了重大的發展,開始出現依大乘經典而制定的懺法,對梁武帝建制懺儀也有很深的影響。

梁武帝建製之懺法很多,有《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涅槃懺》、《大品般若懺》、《慈悲道場懺法》……等,其中《慈悲道場懺法》承襲了南齊蕭子良《淨住子淨行法門》的淨行思想,並根據《悲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十三部經而制定,以「六根懺悔」為核心,進行「五悔行法」。整部懺法由京城中多位大德法師共同所編製而成,文字優美細膩,是漢傳懺儀中最大的一部,也是最殊勝的。

梁武帝對中國的懺法影響很深,果光法師希望大家在拜懺時,除了至誠懇切禮懺之外,也能感受到梁武帝編制此部懺法的一番用心。

 

三、天台宗與懺悔法門

第三天開示的主題為:天台宗與懺悔法門。果光法師在昨天的開示中提到,中國懺法到了隋朝智者大師有了開創性的發展。順此脈絡,今天法師帶領大家認識天台宗「慧思禪師」及「智者大師」與懺悔法門的因緣。

天台宗又稱法華宗,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由中國人所創立的宗派,由智者大師所開創,思想承襲於南嶽慧思禪師。

法師首先為大家介紹慧思禪師的生平,其中有二次特殊的嚴重考驗,禪師都是用懺悔來化解生命的難關。

第一次是慧思禪師坐禪時出現禪障現象,他立即向內心觀照:「我今天會生這樣的病,都是我自己的業力所現前,並不是誰造成的。」當下體驗到自己身心的所有現象都是虛幻的,病苦頓時消除,心境也隨之開濶。

慧思禪師一生中曾多次遭人毒害,有一次中毒頗深,臨命終時他一心合掌,向十方佛懺悔自己過去所結的怨懟,結果竟奇蹟似地度過劫難。

因此在禪師的著作中,可以看見他將懺悔視為大乘菩薩行者的主要修行德目之一。若能懺悔消除罪障,將使菩薩道修學能順利進展;若以懺悔為禪修前方便,也能有利於禪定的修證,及開展廣大的利益眾生事業。

智者大師於二十三歲拜慧思禪師為師,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三十八歲入天台山隱修十年,完成了天台宗的理論系統。著有《金光明經文句》、《小止觀》、《摩訶止觀》等論述;《法華三昧懺儀》、《方等三昧行法》、《金光明懺法》等懺儀,是大家熟知與懺悔相關的著作。

智者大師的懺法有兩個主要特色:「昇華懺法為三昧行法」及「以事懺為基礎,進入實相理懺」。他所提出的「一心三觀」,便可以運用在梁皇寶懺法會的進行中。

也就是當我們在禮懺、誦經、供養時,可以運心觀想,體驗自己的身心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個永恆禮懺的實體,如此就能進入到「空」觀。雖然知道身心如幻不實,仍然借「假」修真,而且不只為自己禮懺,還可把心量擴大至全世界,為所有眾生求懺祝願,並將一己功德回向於十方法界眾生,祈願他們都能平安、健康、吉祥。

「空觀」與「假觀」二者相互依待,若能不執著於二邊,就能彰顯「中道」的真諦,完成具足一心三觀的實相禮懺。

 

四、禪宗禪師與懺悔法門

第四天開示的主題為:禪宗禪師與懺悔法門。今天果光法師帶領大家認識「菩提達摩的報怨行」、「六祖慧能的無相懺悔」及「永明延壽的觀心懺悔」,三位禪師各有不同的特色。

首先介紹菩提達摩。菩提達摩與梁武帝曾經進行一番關於「功德」的探討,菩提達摩回答「無功德」,與梁武帝話不投機,二人不歡而散,於是轉往少林寺。他的著作最有名的是〈二入四行〉,其中第一項「報怨行」就與懺悔相關。

報怨行有四個重點觀念,提到凡夫眾生沒有向內觀照,不斷對外追逐,「棄本逐末」的結果,不但遠離自己清淨的佛性,也與人多起怨憎,造下種種惡業。而當過去世的「惡業果熟」,往往又無法接受,因此要用「甘心忍受」的態度來面對業報的現前,若能學習逢苦不憂,明白一切無非因緣業力,「體怨進道」,繼續精進向前,就能契入佛法的根本。

這四個觀念可以與聖嚴師父的四它作結合,當生活中遭遇到障礙,若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菩提達摩的「報怨行」。

接著,法師介紹禪宗六祖惠能《六祖壇經》的〈懺悔品〉。《壇經》提出修行的目標是「明心見性」,凡夫眾生因「邪見障重」、「煩惱根深」而難以成就,所以惠能大師教大家以懺悔、觀心、求開示三種方式來排除障礙。

懺悔的方法為「無相懺悔」。懺,懺其前愆,懺除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三種主要罪障,永不再起。悔,悔其後過,發願永不再作。《壇經》提出要發自心的〈四弘誓願〉,尤其重要的是要度自己心中煩惱的眾生,才是真度。

法師特別提醒,若僅只是「懺」,注意力只放在過去的惡業,更重要的是要發願,讓心念往未來善的方向開展。

第三位介紹永明延壽禪師的《觀心玄樞》,其中有兩則與懺悔滅罪有關的開示。

第一則「若不觀心何以懺悔」。聖嚴師父曾寫過一對偈子:「事事如意不見得好,處處荊棘磨練成器。」所有的境界都有一體兩面,若能用正向及開濶的態度面對,即使是逆境,也可以是成長的契機。若能觀心,煩惱亦能轉為菩提。

第二則「若不觀心何以滅罪」。罪從心生,還從心滅。若能向內觀心是空,才是連根拔起的真懺悔。

永明延壽禪師除了提出「理懺」的觀念,同時也精進於「事懺」。在弟子為他記錄的《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中有一○八件佛事,其中就有六件與懺悔有關,並且常修五悔法,逐一懺悔六根所造的罪業。

最後果光法師勉勵大家,參加法會也要發願時時守護六根,清淨三業,讓我們所處的世界更加美好。

 

五、聖嚴法師與懺悔法門

從原始佛教一路談到禪宗禪師的懺悔法門,第五天,果光法師帶領大家認識:聖嚴師父與懺悔法門。從回顧「聖嚴師父的懺悔體驗」,進一步了解「承先啟後的懺悔法門」之革新,及適應時代環境的「心靈環保的懺悔法門」。

聖嚴師父在剛出家當小沙彌時,其師父曾告訴他:「你業障很重,應發大願心去懺悔!」因此,聖嚴師父早晚各精進禮拜觀音五百拜,三個月後,有了通體清涼舒適的特殊體驗,從此記憶力及學習力倍增,這過程讓師父發起了弘化佛法的責任感。

當再次出家後,師父經常禮拜大悲懺,使身心更安住。之後到美濃閉關六年,拜懺祈求觀音菩薩加持,以求突破重重窒礙。以此可見,聖嚴師父在修行之初,就是用拜懺的方式為修行奠下深厚基礎。

當師父創辦法鼓山,承先啟後地將懺悔法門融入各項弘化事業,開展出適應現代社會的懺悔方式,也是對僧俗四眾的教育。

「戒律」方面,傳統菩薩戒讓很多人不敢受戒,師父因此發下改良菩薩戒的心願,讓普遍大眾都能願意受戒,明白菩薩戒的核心精神是三聚淨戒。「禪修」方面,師父會安排在每一次禪期結束前進行懺悔、感恩禮拜,讓禪眾散亂的身心得以更沈澱、集中。「法會」方面,調整了傳統「水陸法會」的作法,並落實四環理念,推動數位牌位及網路共修。此外,聖嚴師父也在書中推廣懺悔法門,不管是戒律、論述、法門、生活等類別的著作,都可以見到懺悔觀念及方法的叮嚀及指導。

在《法鼓山的方向》一書中,師父指出,佛教很早就主張心的淨化,從煩惱心淨化成智慧心的過程,就是「心靈環保」。「心五四」則是實踐心靈環保的最佳方法,是師父對佛法的現代詮釋,也幫助現代人能在生活中實用佛法。

當遭遇生命中困境時,實踐心五四的「四它」就能達到心的淨化:面對它,就是認識自我,而能面對自己的過失,正視困境的存在而生懺悔心;接受它就是接受自我,不怨天尤人地承擔過失的責任,接受困境的體驗;處理它就是成長自我,改正錯誤,安忍以對,不再衍生新惡業;放下它就是消融自我,感恩、發願不再犯過,同時將心裡的負擔及壓力放下。

果光法師最後以《大智度論》的偈誦:「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捨;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與大眾共勉,圓滿梁皇寶懺法會五天的說法開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