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2/3/6【禪坐共修】常鐘法師開示

三月春暖花開,疫情趨緩,諸多菩薩前來農禪寺參加星期日下午的禪坐共修,常鐘法師以「什麼是禪」,跟大家分享為什麼現代人需要禪、禪的功能、型態與目的。

法師說到現代人生活緊張匆忙,科技進步帶來諸多便利,但也迫使我們必須快速學習,生活、工作、家庭等種種因素,帶來某種程度的壓力,造成身心各種不適,如身體疲倦 、肌肉僵硬、腸胃不適、緊張、焦慮不安等,學習禪修,可以幫助我們調整上述各種身心不適。但是大部分人剛開始學習禪修時,會碰到「撞牆期」,有腿痛、腰痠、背痛、念頭紛飛等現象,坐比不坐更不舒服,這是正常的現象,禪修需要慢慢地練習,一種專注的練習,練習回到方法,回到當下,當方法用得好時,除了打坐時可以放鬆,下座之後,放鬆也能延續,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法師接著跟大家說明禪定的層次,禪在佛陀出生之前就已出現,那時禪的重點在收攝與安定身心,還沒到達開發智慧,出離輪迴,稱為世間禪。到佛陀的時候,佛陀把瑜珈修行系統化,分出禪定的九個層次:四禪八定及九次第定。佛陀發現修定修的再深,修到八定的境界,還是沒有開發智慧、無法出離輪迴,還有自私自利的「我執」無法消融,直到九次第定,透過智慧的轉化,達到滅受想定的無我狀態,才能達到真實的解脫,法師說解脫不代表整天不做事,而是解脫之後,我們的身心在安定的狀態之下能夠和智慧相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不再產生煩惱,不會製造自己的煩惱,也不會製造別人的煩腦。這跟四禪八定心只是留在安定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當佛法北傳到漢地時,到了重視現實生活的華人社會後,漢傳佛教的禪慢慢發展成禪宗的禪,重視禪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主張生活即修行,當下即悟、當下就放下自我執著。

法師再次強調,禪修最重要的是觀念的轉化,修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讓我們跟智慧相應,透過打坐達到一定的安定力量,透過和智慧相應,體驗到放下自我心中的牽掛和執著,這個才是禪的真正智慧,和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相應。最後法師鼓勵大家,如果今天的分享和打坐共修,大家有體驗到身心安定,就應該常常回來練習,讓我們的心更加安定,讓我們更與智慧慈悲相應,生活更自在無煩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