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19/10/20【禪坐共修】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開示

依循 聖嚴師父《禪門修證指要》一書次第,果毅法師在〈禪坐共修〉接續講解〈永嘉證道歌〉。「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永嘉大師揭櫫已證悟的人,對於佛法本質與教理意涵均已通達徹悟,定慧等持但不執著已體證的空性,依然在眾中度眾生。

聖嚴師父在《禪的生活》〈宗通與說通〉一文中,說明「宗是禪,說是教,既通宗也通說。自古以來,「從禪出教」,此是說通;「藉教悟宗」,則是宗通…如果離開了禪的修證,一切的經教只是普通的學問。」修學佛法必須解行並重,除了深入佛教義理之外,最重要的是實修與體驗。《六祖壇經》指出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定的工夫足夠了,慧才能展現出來。果毅法師提醒大眾,佛法的體會或是禪修,一定要自己紮紮實實地去練習及體驗,在修行的過程中,時時練習把心靜下來,向內觀照,讓身心保持安定,不受外境影響,就是慧能大師所說「定慧不二」的基本工夫。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永嘉大師以獅子吼比喻佛法的殊勝,並且道出拜見六祖慧能參禪之後,更有了生死不相關的體證。「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告訴我們行住坐臥都是禪法,對於佛法已有證悟便能安然自在,即便遇到鋒刀、毒藥等危害,依舊氣定神閒,就像佛陀在累劫的修行中遇到許多逆境,一如忍辱仙般。

《六祖壇經》定慧品提及:「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果毅法師進一步說明,禪修並非追求沒有妄念,而是知道有妄念而不受影響。「一直心」是指心沒有執著,如果心有所執,就會生起分別對立。禪修就是不斷練習清楚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但不去比較、不做分別、不貼標籤,不放個人喜好進去,只是清楚地知道,這就是在生活中練習「一直心」的方法。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因為業力使然,我們在生死輪迴、造作因果。但自從悟了之後,有無生滅已不重要。

果毅法師提醒大眾,我們呼吸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少,在有限的生命中,應想想該做些什麼?如果一味地吃喝、玩樂、追劇、享樂,固然會得到一時的好心情,但是,這種完全受制於外境的投資極不可靠,當這一期生命結束,什麼也帶不走。如果以生命的投資來比喻,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並不高,甚至還可能「血本無歸」。如果,將有限的生命投資於福業與慧業增長,時時觀照自心,廣修善法、廣結人緣,種善因得善果,生生世世都能累積資糧。

法師提醒,自己做不好的地方要慚愧、懺悔,遇到有人對自己不好,要知道對方並沒有成佛,都和自己一樣還在學習之中,自己以包容與慈悲之心面對;更要用佛法修心,不與之起舞造惡業,化逆境為修行的好因緣。如此,才能在生命的歷程中,時時處處歡喜自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