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12 年輕人,點燃快樂奉獻的義工心!

◎文:林秀芳

  他是勸募會員,規劃大型活動、擔任營隊值星、協助莊嚴殿堂場地 、教導法器及梵唄、協助皈依迎請及剃度供養人訓練…等,具有各式的義工經驗與身份,卻年僅31歲!不論天候是刮風或下雨、不論任務是繁重或困難,總是充滿活力與精神,穿梭在農禪寺各處,認真地在義工路上奉獻。年輕義工開心分享著聖嚴師父對他影響很深的一段話:『我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想到,我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什麼好處?假使無法帶給人利益,至少不讓人損失』,這也正是他一路走來堅持下去的動力!


  學生時代,他參與了千人禪修營,開啟了接觸農禪寺學佛的機緣。他笑著回想起當時,幾乎每天騎著機車往返於家中、學校與農禪寺之間,往返一趟至少是50公里。他不嫌累,反而很歡喜,因為深覺佛法的珍貴;當義工過程,也感受到聖嚴師父及法師們親切及熱誠的關懷,還有義工們發心奉獻及成就活動的願心。


   第一次參與梁皇寶懺共修及場佈,驚覺一場共修活動,背後居然是這麼多人默默付出,共同來護持!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都是這麼多的菩薩所共同成就的,甚至其中大多都是老菩薩們;此刻內心升起很大的慚愧與感恩,燃起『年輕人沒做,就讓我來做!』的念頭,也發願『年年護持接引及共修活動,讓信眾能歡喜的參與』。


  在當勸募會員期間,他曾因為自我中心強烈,認為在大學林立的年代,師父興辦法鼓大學的規劃,似乎與現實不符;後來真正瞭解了師父辦學的理念後,發現自己是用世俗的眼光誤解了師父的大願,深感慚愧懺悔。其實教育是最根本的,透過理念的深化,來提昇人品,才是淨化社會的最好方法。當時,他發起願心,在第一年就募了100個人來護持5475大願興學計劃;法師也和他分享『不怕發大願,只怕發空願』,鼓勵他繼續為大願興學計劃募款。


  『真正得到就是付出』,年輕義工笑著分享;他說當義工的過程,看似都在付出,其實收穫最大卻是自己。當義工時也曾起過煩惱,他發現其實最常發生的都是溝通的問題,若能隨時提醒自己眼界及智慧有限,當下試著放下『我』,就能對治自己的煩惱、消融自我。他也告訴自己,師父及法師遇到這麼多障礙與困境都過得去了,自己有什麼關過不了呢?擔任義工是為了共同護持三寶以及法鼓山的理念,若在過程中與佛法不相應,反而對自己、對團體都是傷害。用這個方法試著讓自己身心放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累積,自己的智慧也一點一滴地增長。


  他說:「11年前大家叫我小菩薩,現在稱呼我師兄,我希望未來在學佛及當義工的道路上,做到成為老菩薩、做到做不動為止」。為什麼願意在農禪寺擔任義工?他說是因為感恩三寶、感恩師父,也非常認同法鼓山的理念,想要把這麼好的東西再告訴更多人,而農禪寺是他最初學佛的因緣,這麼多年來對他來說,這裡就像另一個家一樣溫馨自然。


  他也邀請所有的年青菩薩們,無論是因為什麼因緣走進農禪寺, 只要願意來這裡多看一看、多學一學,除了可以結交到一群有共同理想的熱血青年朋友外,共同得到努力付出的快樂與感動,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質之外,還可以讓這個世界往人間淨土的目標更近一步。
  他以這句話為自己的年青歲月下了一個簡單的註解:「年輕,不只要好好享受人生,更要把握時光,努力學習、奉獻己力,往往得到的成長比想像中多得太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