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13/8/10~15【梁皇寶懺】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說法開示

五根、五力

【2013/8/11】

  今天是法會第二天大家有沒有覺得疲累?雖然身體上有一些疲累,可是在心裡上能夠隨時與法相應,就是能感受到一份安定攝受的力量,心中就會有安定、充實、滿足的感覺,這時候就能化解身體上的疲累。當然這要看你能不能在這幾天當中把方法用上去。

  今天在此代表法鼓山農禪寺歡迎諸位法師、菩薩參與這個梁皇寶懺法會,在座的菩薩們有許多是參與多年的資深菩薩,也有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菩薩今年是第一次到農禪寺來拜懺的。參加這個法會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這部懺法的利益與殊勝,希望大家能將此懺法作為每一年的功課。歡迎大家參與此修行共修的活動。

  今年很殊勝的是農禪寺第一次落成啟用舉辦的第一次梁皇寶懺,因為新大殿的空間不是很大,所以將主要會場設在此〈小巨蛋〉,這次總共設了五個佛堂,每個佛堂都有法師來照顧,佛堂雖不同但法的薰染是一樣的,大家都可一起透過轉播來共修。這次梁皇要感謝所有悅眾、主法、監香法師及許多的義工菩薩,從籌備期至法會開始都非常盡心盡力,大寮的菩薩甚至在每天清晨三點多就開始工作了。每次看到菩薩們投入、專注的神情都令人非常感動。感謝大家共同來成就此殊勝的法會!也要感恩在座的菩薩大家來參加這場法會,因為你們的參加所以有成就大家種福田、修福修慧的機會,所以這是一個互相感恩、互相成就的因緣。

  這幾天的共修活動除了透過儀軌唱誦來薰習佛法、體驗佛法外,在每天中午一點半至二點間,我們有安排法益分享時間,昨天是請方丈和尚做關懷、鼓勵、慰勉,接下來的五天由我來與大家做佛法的分享。

  一次我在做佛法講綱備課時,有法師來詢問流動廁所要訂幾座?要不要搭帳逢?飯糰要什麼口味?…等。我就發覺法益的分享與實際的操作在我的頭腦裡頭有兩個頻道要去切換,這是一個新的挑戰,當下覺得很有趣,當你浸潤在法益中是非常攝受、安定的,突然有人來詢問上面的問題,發現那是完全不同的思考,但當靜下來想時會發現其實也未必,因為你知道在訂廁所、飯糰,要決定怎麼樣準備佛事的時候,最後的意義是在成就所有的人在佛法上的精進。

  自己的心念很重要看是放在哪?如果是排斥、拒絕、討厭的立場,馬上就會升起對立、抗拒心,如果調整心情用一個歡喜、接受的心情就會法喜充滿。因為我可以透過這場法會用我一點點的力量來成就大家的修行,是我很大的福報,之後就會升起感恩心,相信這也是我們很多法師的心聲。其實世法和佛法是分不開的端看用什麼心來成就這件事情。

  網路上法鼓講堂已有梁皇懺的課程,每卷都有法師詳細介紹與導讀,對每天隨文唱誦有更深的體會,這期的人生雜誌也在介紹梁皇寶懺,對懺法的結構、意義作了精要的介紹,所以我在這裡就不再多說。從今天到十五號有五天的時間,想要與菩薩分享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是佛陀所傳授最根本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是三十七個次第,也可以說是我們修學佛法要具備的三十七種特質。三十七道品總共分了七科以現在人來說是分成七組,五根、五力士這三十七道品中的第四、第五組,他跟前面的三組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都有關係,如果我們來了解五根、五力連前面的三組都會理解,所以說會對三十七道品有全面的認識。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及第七科是七覺支與八正道分,也是很重要的。

  五根,「根」是很重要是修行的根基、基礎,是指信、進、念、定、慧,這五項能升起一切善法的根本,由最基礎的人天善法至解脫這五項都是最根本的,也是無漏之法的根基。什麼叫有漏?如錢財五家共有,一把大火就燒光了,不肖子孫花光了,不是我們自己的,這是有漏的。還有我們的美貌、健康的身體會隨著時間衰老變化,這些是有漏的不能永遠保有。那音樂、美術、繪畫、藝術的東西,在精神上有所修養的,也是有漏的,因為今天喜歡這個,想要擁有這個,不要這個,都會造成身心的衝突與矛盾。有人把自己的自尊名譽看得很重,但在今天社會上八卦文化流行,你很難去掌握別人如何說,這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對立與衝突,所以名、利、財、勢都是有漏的。從佛法來說依靠外境而得到的都是有漏的。那什麼是外境呢?就是透過五官眼、耳、鼻、舌、身、意得到的都是不真實的。

  一定要進入真正的心靈修行層次,才能體驗什麼是無漏的。金剛經裡的一句話「應無所住」就是不依靠外境,是空的層次,下一句是「生其心」並不是完全沒有而是空中而有,是因為不執著而能變化萬千。

  五根是修行善法的基礎,像樹的根一樣,使樹木生長,執持長養,它是生長的過程所以說是動態的,所以五根五力不是靜態的觀念,有了五根就會產生五種力量由正信、精進、正念、安定、智慧,這根才能生五種力量,能夠破惡成善。 

  五根五力有六種特性:第一是有對治性的,信對治懷疑、對法意的懷疑、精進對治懈怠,正念對治放逸、心的浮動,定對治掉舉、不安,智慧對治無明、煩惱。第二根、力有因果關係,根是因,根紮得深、紮得穩力量才發揮得大,再來他是有次第性的,信因果因緣而能精進佛法,而念茲在茲,身心就能安定,透過信、進、念、定的修行智慧就會產生,智慧就是對內外境不執著。所以五根五力是透過一連串實踐的過程來得到智慧。

 

【2013/8/12】信根與信力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五根五力的第一項---「信根與信力」

  各位菩薩知道農禪寺的開山農舍旁有幾棵椰子樹,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可成為農禪寺的地標。前陣子有個蘇利颱風將其中的一棵樹的樹心吹斷了,如不處理它還可活一年多,一年多後就必定會死,但為安全起見就先將它處理了,所以目前椰子樹少了一棵。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呢?這個樹心讓我想到今天要說的「信」,因為我們學習佛法的過程中,相信佛法,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修行的方法,就像椰子樹的樹心一樣,他一直要在那裏維持著,一直作為我們學習的中心,如果樹心斷了外表還是很漂亮,可維持一段時間終究還是會死去的。所以信心對我們學佛,不論是初學佛,或是學佛一段時間,或是所謂的老參,「信心」對佛法堅定不移的信心,永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常常提醒自己你是真的相信嗎?相信佛陀說的法。

  那佛陀說的法是什麼呢?相信佛陀主要說法的核心,我們待會會講佛法最主要的核心部分是什麼。回頭來說「相信」,佛法講的「相信」與一般所說的「相信」有點不同,一般所說的「相信」是從最開始的接受這件事、知道他有點道理再肯定他,佛法講的「相信」是除了這些之外,還要有親身的體驗與感受,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有轉變,轉向善的方向,才會對佛法有深信不疑的信心。所以「信心」是學佛最核心、根本的部分。

  許多大乘經典中會提醒我們信心的重要。如華嚴經上提到「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大治度論裡提到「信為能入」,要相信才能入大海取寶,但要入浩瀚大海中取寶要有智慧,所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除了「相信」還要有「智慧」。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最後一個是智慧,雖是最後一項但是「智慧」是為首要,如同房屋的棟梁一樣重要。

  大部分的人學佛一開始是從半信半疑開始,甚至是不相信起懷疑,要求證才來接觸佛法。再求證、半信半疑的過程中,很多的觀念、疑點,就慢慢被釐清。被釐清的過程要靠聞、思、修,最後要實證佛法,所謂的證是指在每個當下心念的轉變,身心的安定其實就是在實證佛法。當你實證後才會覺得佛陀講的法是有用的。這時信心才會提升,然後再聽聞更多的佛法再做更多修證的功課。聞、思、修是一個循環。也有些人一聽聞佛法就完全接受,除非是過去生有修有證來的,今生對佛法一下子就能接受,另外一個是你對佛法完全沒有去思考、撿擇,這樣會有危險,當有更吸引你的,一下子就被帶走。代表你在修證的功夫做得不夠。

  佛陀說法接引弟子,並不是要他人去相信他這個人而已,而是希望他人聞法後能思惟、修證。佛經上有一個故事:印度當時有許多其他宗教,也有許多的外道根據他們經典說法。有一天一個外道的人來找佛陀,問佛陀是否用神通、幻術來接引他人學佛?佛陀告訴那個人:不要因為那些話是主流的觀點、或古老的傳說法就以為他是真的。不要以為它有很完整的傳承、或出自某種經典,就以為他是真的。不要以為它很合乎邏輯,是合乎思惟,經過深思熟慮的觀點就以為他是真的。不要以為跟你講的人很有權威、口碑,就以為他說的是真的。不要因為這人是你的老師就以為他說的是真的。佛陀告訴他說如果一件事做了會有不好的結果,有罪惡發生,或是有智慧的人所譴責的事,做了那件事會產生執著與無謂的痛苦,用這四個標準去撿擇。世上所有的善知識應往這方向去教導自己的學生來去除心中的貪、瞋、痴與憤怒,心中才會有安定的感覺就不會造作更多的惡業。這裡佛陀告訴外道的人,你應該怎麼樣去看一位老師,他教導學生的內容是什麼?最後這個外道成為佛陀的弟子。佛陀不直接告訴對方答案,換了一個方式讓對方建立起對法及對這位老師的信心。

  有許多人認為佛教是迷信的,尤其是年輕人學佛,家人會以為他是出了什麼狀況是迷信的。如果真的去體認佛陀的教法就知道他不是迷信的。解信到證信有自己的體驗,才有深信不疑的信心。像師父教的如四眾佛子共勉語、法鼓山的理念、共識,真正去體驗、感受後,發現他們不是口號而是你真正要去做的事,跟內心的感受一樣。這時你會有與師父及佛陀心心相印的感覺。就像很多菩薩分享師父最受用的法語如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這些都是實證實修的。

  信、解、行證。信心的增強要實修實證,要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要如理作意正確的思惟,要信受奉行,要真正去實踐是學佛很重要的歷程。善知識不只是在台上說法的,這是教授善知識,還有同行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就是在壇場中與我們共同修行的人,要互相感恩,你可能會不習慣別人的動作、種種習慣,這時將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身上,隨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調伏自己,不起貪瞋癡,此時修行在自己身上發揮力量,再回頭看對方,要感恩對方,沒有這個因緣你不會看見自己內心原來會產生那麼多負面的想法與念頭。這個方法大家要會用。大家要將所有來共修的人當成同行善知識。除了壇內共修還有外護義工菩薩、法師們,是我們的外護善知識,他們幫助、護持我們修行。從他們身上感受到護法的真誠,也是善知識。用這種態度去面對每一個當下如鄰居的抱怨..等,要以慈悲心去對待,他們是增長自己慈悲心的善知識。善用因緣就能修行,對佛法就更有信心,所以信、解、行證是一個循環。祝福大家修行順利圓滿。

 

【2013/8/13】進根與進力

  今天中午監香法師有提醒大家聽法的態度,其中有提到不可以打瞌睡,還蠻高難度的,因為這個時段是最易昏昏入睡的,另外可能是我講的內容名相稍微多了點,笑話、故事少了點,如果有打瞌睡的狀況,不是大家的錯,是我要去努力的部分。

  今天要進入的主題是「精進」。剛好也跟今天監香法師提醒大家盡量不說話,要專注在方法上面,聽法及修行的態度,是與今天的主題相呼應的。

  「精進」是一種修行必備的態度,不管修任何法門如禪修、拜懺、念經、讀經、上課都需要有精進的精神與態度。在經典上有許多修行的方法上面都不斷地提出「精進」的重要性。如八正道是八種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業。你精進以後就會有正念與正定。又六波羅蜜是修行菩薩道所謂渡過生死苦海的方法,其中佈施、持戒、忍辱接下來就是精進,所以「精進」在經典裏頭是所有祖師大德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特質,也是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要應該要具備的條件。在法華經裡形容「精進」是比喻成像盔甲一樣,說明修行要披「精進鎧」來對治我們的懈怠心。我們人是非常容易懈怠的,懈怠也不是很大的罪過,如大家覺得累了,打瞌睡了或懶得來共修,懶得做什麼功課,可是長久累積下來,就會讓我們在佛法的道路上愈走愈慢,甚至停滯不前。所以經典上用「盔甲」來形容「精進」是非常有力量的,要克服我們的惰性,或長久以來不正確的習慣、習性。

  我們都知道三界導師是釋迦牟尼佛,接下要成佛的是彌勒菩薩,佛佛相同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會比彌勒菩薩早成佛呢?其中的差別就是「精進」,因為釋迦牟尼佛比彌勒菩薩更精進。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去當來諸佛,釋尊精進最甚。

  如何修「精進」法?精進是一種態度、觀念、特質、精神,他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可以放在其他的修行法門當中。在三十七道品中有四正勤又叫四正斷,勤為精進之意,斷是斷障。是四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精進修行:已生惡〈不善法〉令斷、未生惡〈不善法〉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起。

  當然善惡也是很主觀的事,可以用佛法的十善法為原則去評估。十善是: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是不妄語、不綺語〈花俏的話〉、不兩舌、不惡口〈罵人〉。意〈觀念、想法〉三是不貪、不瞋、不痴。反過來說就是十不善。這些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要做到卻不容易。所以把十善業照顧好,修行可說相當有功夫了。

  唐朝有個大文學家白居易在杭州當太守,有一天他去拜訪當代很有名的鳥窠禪師,鳥窠禪師當時住在樹上的小木屋裡,白居易在樹下喊,請他下來,因為白居易認為住在樹上很危險,但鳥窠禪師卻說白居易的處境才危險,白居易認為自己官大怎會危險?因為禪師認為他每天都很忙碌,忘了心的修養,如此過一生才是真正的危險。白居易是個聰明人,就向鳥窠禪師請益,鳥窠禪師只對他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要反觀自己的起心動念去做安定、淨化的功課〉,是諸佛教」白居易聽了頗為失望,怎麼就這幾句話:所有好的事去做,所有不好的事不要去做。禪師說:沒錯,就這麼簡單,可是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

  今早和法師們分享此次法會護持的義工們的付出和用心令人感動,一個小菩薩和大人一起來做義工時跌倒了,法師請小菩薩休息一下,小菩薩卻說:不要!我要堅持!我們發現真的三歲小孩都知道要堅持,而大人們隨著身分、地位、資歷的不同,這份堅持卻慢慢不見了,真如同禪師所言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得。

  再說四正勤,即修行精進的方法,何時用精進呢?拜懺是精進嗎?尤其是有登記壇位的菩薩都準備這幾天撥出時間好好精進修行,而上課、打禪七、用功讀書、持咒都是精進,可是隨著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下來,身體覺得累了,頭腦昏沉了,跟著人拜佛,跟著人念佛,變得機械化,磕頭如搗蒜像雞吃米一樣,甚至持咒時可以同步打妄想,如同念佛機一般播放,原本很精進的把時間、空間騰出來用在精進修行的功課上卻沒把心安定,未真正理解精進背後的用意,所以變得機械化,這是我們更需要去探討的。

  至於何時要精進呢?經典記載:佛陀弟子中有很多資質非常好的聖弟子,他們只要佛陀幾句話就開悟證阿羅漢,可是,眾多弟子中仍有凡夫弟子,也會懈怠、偷懶,分成八種懈怠:
  1. 早上出去托了空缽,因為餓著肚子所以無法精進。
  2. 托滿缽時,因為吃太飽了昏沉所以無法精進。
  3. 有很多工作要做,太忙了所以無法精進。
  4. 因為有工作要做,要先休息所以無法精進。
  5. 剛出門回來,所以沒辦法精進。
  6. 知道明天要出門了,太忙了所以無法精進。
  7. 身體不舒服,想休息所以無法精進。
  8. 病剛好,要再休養一下所以無法精進。

  縱觀以上吃飽、沒吃飽、有工作、沒工作、有病、沒病都無法精進,弟子們有各種理由不精進。其實真正會用功的人隨時都可以用功,托空缽餓肚子時會覺得此時頭腦清楚,正好可以精進;托滿缽時吃飽了,有力氣了正好可以精進;工作忙碌的人更會利用空閒好好用功;有很多工作要出門去做的人,更會把握機會好好規畫時間用功;病好的人覺得更可用身體好好用功;我們最常被打敗的是身體出現狀況了,腰酸背痛、頭暈眼花,這是不錯的藉口,等我休息夠了再用功。佛陀說:會用功的弟子生病時會想到萬一重病而死,更應把握當下好好用功,這樣想不是悲觀的,而是積極的,因為生命有限,能修行的因緣是很珍貴的,尤其是我們能在這裡聚集這麼多人共修是非常難得的因緣,有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如能念念不忘生命、時間是有限的,在休息時就會捨不得聊天、講話、找朋友;若能念念不忘修行,即使回家也能繼續把佛號、佛法的觀念提起來。印光大師是民國初年四位大師之一,提倡念佛法門,在他小小的關房外貼了一個死字,死的下面寫了幾個小字: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志成。

  其實釋迦佛也是非常精進的,經典記載: 釋迦佛有一天不舒服,躺下來休息時,請阿難複誦三十七道品內的七覺支給佛陀聽,當講到精進時,佛陀即起打坐。

  精進的原則要保持中道,不急不緩,猶如彈琴,琴弦太緊了聲音不好聽,太鬆了又彈不出來,如修行般太緊易力乏,太鬆不容易集中力量,也不要一曝十寒、暴起暴落,記得有一信眾好不容易來受八關齋戒,正當讚嘆他來受此戒,並鼓勵他隔天可以好好作功課讓身心更安定時,他卻說修行了一天一夜太可憐了,已經在餐廳訂了大餐,準備好好犒賞自己一番。

  來此修行要提起精進心,不是只跟著佛號一直拜,休息時就散心、雜話、打手機,回家大吃一頓、再看兩部電影,那就可惜了白天好不容易累積的力量被消滅了;有如燒開水,一下大火、一下小火、一下闗火、一下拿去冰鎮,水永遠開不了,所以最好保持恆溫,讓佛法的力量能持續像滴水穿石的力量一樣累積,讓自己慢慢養成修行的習慣,自然而然把佛法內化成生命的一部分,此時修行已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精進的原則是不緩不急。祝福大家用這樣的態度來修學佛法。

 

【2013/8/14】念根與念力

  今天我們要繼續介紹五根五力,前面談到信根、信力——信、解、行、證,因為有修證的體驗,所以對佛法有更深的信心。這是一個不斷的循環的過程,一直到成佛為止,是每一個學佛的弟子必經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精進勇猛,精進勇猛並不是像洪水猛獸一樣,而是要細水長流用滴水穿石的力量,養成生活的習慣,讓自己的身心習慣在善法的修行上面,這才是真正持續、持久、安定的一種精進的力量。

  現在要談到的是信、進、念、定、慧的「念」。「念」是指對正法記憶不忘失,並不是說我們會背一部經、兩部經,隨時講幾句偈子或佛言佛語,而是要把「法」放在心上,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我們常說的「念茲在茲」,隨時隨地都在用方法。

  這個「正法」指的是四念處,又叫四念住,是佛法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不管用任何方法來修行如念佛、禪修,拜懺…等,它背後的原理原則離不開四念處。也是佛陀最初教導他的弟子的方法,在早期的經典裡提到「修行」這兩個字,講的就是四念處。

  為什麼要修四念處?四念處的內容是身受心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為什麼四念處那麼重要?為什麼四念處是真的對我們有幫助?我們都可以感覺到人活在這個世間上,不管你的各種條件有多好,如身體健康、長相俊美、家庭環境也好,人生還是有苦的成份在,只是苦的成份多少的問題而已。有工作的人煩惱壓力大,沒工作的人壓力更大,因為家人的關心、擔心及自己的失落感;有結婚的人有另一半、有小孩煩惱很重,相愛的人結婚,婚後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小孩是你生的但他好像不見得會聽你的話,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所以有家人也苦沒有家人的人也苦,尤其昨天是七夕沒有另一半的人會感覺痛苦;有錢痛苦,因為擔心,沒有錢更痛苦;所以這個世間上好像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這個不完美從那裡來呢?會發覺不管什麼樣的人,從每一個人的角度來看都會感受到這個世間不完美。如這次拜懺有人說這個巨蛋的位子是最好的,可是在這裡有人冷得受不了,有人覺得悶熱得受不了,所以這幾天冷氣都不斷地在調整,卻不能如大家的意,這個壇場這麼莊嚴但每一個人的感受就是不一樣。

  所以這裡就講到感受的部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對這個身心世界的看法,身心世界是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及對外境的看法,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樣。可是基本上有很多錯誤的想法,所以造成我們種種痛苦的衍生。佛陀將我們錯誤的觀念、想法歸納成四個重點,就是常、樂、我、淨。
常—世間其實是無常的。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會死,可是大家都不喜歡談此事,常常都祈求長命百歲。因為我們都希望好的事不要變,所以我們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努力。以女士來說最希望的是青春永駐,青春是不會永住的,可是百貨公司的化妝品部門永遠都是生意最好的。我們明明知道世間是無常的,家人相聚是無常的,好吃的東西吃過就沒了,擁有的東西一個因緣來了,如水災、火災一下子就沒了,可是你心裡卻很想永遠的保有他,此時痛苦就產生了,這就是以無常為「常」。

  樂—世間所有都是快樂的嗎?剛剛講這次拜懺一開始報名分在第一佛堂非常開心,來了卻發現自己坐在冷氣口旁邊,覺得又冷又吵,這時就開始不快樂了,光在這幾天就有這種感受,更何況回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以苦為樂。

  我—是以「無我」為我。什麼叫做「無我」?簡單的說就是指所有的東西,沒有一個是固定不變的。如這個壇場是許多東西組合起來的,有桌子、椅子、布及各種莊嚴物與花,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個佛堂,可是當我們把這些東西完全撤掉後,你看到的只是一個空蕩蕩的場所。各位知道嗎?此時我們在這是蓮池海會,但九月以後這裡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所以它是固定不變的嗎?並不是。所以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沒有一個完整的我,都是因緣聚合出來的。可是我們偏偏把每一個當成固定不變,希望他永遠擁有都在那裡,這時許多的痛苦就產生了。

  淨—以不淨為淨。以不清淨為清淨,覺得世間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有時候並不是這樣。

  這四種在佛法裡頭叫做四顛倒,四種最根本的顛倒知見會令我們在世間上覺得痛苦、不快樂,甚至是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也就是我們對這個身心世界最大的誤解。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時說了一句話: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這句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跟佛陀一樣的資質跟條件,可以來修行,但是差別在哪裡?就是我們顛倒的知見,障礙了我們沒有辦法好好的修行,沒有辦法調整自己錯誤的觀念,一直陷在痛苦、矛盾、追求明明追求不到的東西。這是佛陀成佛後很深的感受。心經裡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及「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個顛倒也是在講這個常、樂、我、淨的四個錯誤觀念。這個四念處就是要來對治這個四顛倒。 

  接下來介紹四念處。其實四念處在一般的修行方法上都是跟五停心觀一起談,但今天我們沒有時間介紹五停心觀。五停心是五種讓心比較安定的修行方法,包括數息、念佛、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或是叫界分別觀,通常是在修四念處之前會修五停心觀,修五停心觀是讓心安定、不浮躁,心比較安定以後才有辦法回到你自己的內在。當我們看到所有的境:不舒服、不愉快、不如意的事,其實要趕快回到我們自己的內在,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這時就開使有觀的功夫了,就是有反省的功夫,佛教的觀不只是反省,比反省更深刻。 

  四念處是在你心比較安定、攝受時用的修行方法。四念處如持續用他觀照的力量非常強。

四念處是:
  一、觀身不淨: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大家回家每天都要洗澡、上廁所,早上起床要洗臉刷牙,我們的身體常常會有汙垢的產生,可是我們卻最愛我們的身體,怕它養、怕它痛、怕它胖、怕它瘦、怕它醜,身體有種種的慾望產生主要是由眼、耳、鼻、舌、身產生,眼睛要看漂亮的,耳朵要聽好聽的,鼻子要聞香的、接觸到的要柔軟舒服的,透過五官產生慾望,我們一生中花了好多力氣賺了好多錢大部分都照顧在五蘊上面,吃好的、穿好的,除此之外,要身體不打瞌睡,它卻不受控制,繼續睡,這也是觀身不淨。

身體是我們修行的著力點,可以藉它觀照,觀照的原則很簡單,當有任何狀況時即回到內心,知道身體是不淨的。

  二、觀受是苦:由身體覺照知道身體的感受,接著觀感受,感受有快樂有不快樂,有苦有不苦,有樂受有不樂受,這些都在變化中,我們尤其想保有樂受,但當好吃的吃過頭了就不好受了,所以受是無常的,常常背後藏著苦,故說觀受是苦。

  如何用觀受是苦這個方法呢?不是去觀就感覺苦,而是知道感受的本質是苦。觀時要用甚麼方法呢?經典裡佛陀教我們要【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用白話說即是:看到的就是看到,感覺到的即是感覺到的,有如師父教的默照禪,看到任何東西都不給名字、不比較、不形容,兩者是相應的。

  三、觀心無常:當看到【身、受】時,進一步探詢名字、比較喜歡和討厭,這都是背後的心在作用;在七夕時,男女朋友都說:對你我心不變。其實那可能不變?所以心有三個特質:

  第一個特質:常聽說我是客觀的。其實是主觀的,只是設想的比較周延而已,每個人都是由自己的角度、聽到的、想到的 再由自己講出去罷了。所以心是絕對的主觀。

  第二個特質:缺乏實體性,常在矛盾變化中,一下改這樣,一下改那樣,隨時可變,遇人生境界來臨時,這些矛盾讓我們非常煎熬,連自己都無法把握,何況是別人,尤其是另一半和小孩,那種無法掌握的感受非常苦。可是當看到我們的前一念與後一念之間的矛盾就知是很正常的。

  第三個特質:缺乏統一性,意思是沒有不變的想法,既知心是無常的就不要去執著,觀心無常後進一步看到由心感受到內心的想法,進而觀察身心世界的這些念頭無非是由自心和外境產生互動後之結果;而自己主觀的內心世界和客觀的外在物質世界即佛法簡單說的是【法】,法代表一切身心世界 都是無我、都是因緣聚和而成的,不是單一的,把所有條件都拆開,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所以這就叫【無我】。

   四、觀法無我:金剛經裡有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所有的法就像夢幻泡影,露水遇太陽就消失,閃電也一閃而過,我們也應如是觀我們的身心世界,如此才是真正作觀無我的練習。

  最後總結:用四念處培養觀照的功夫,用觀慧修持,知身體是不淨的即不會執著,知【受】後之苦即不貪戀,知【心】是無常的,即知所求不是永不變的,知一切身心世界皆是因緣聚和就不會在乎是非得失成敗,用四念處即不執著、不貪戀、不在乎,好好用四念處,在生命中就不會產生痛苦,而能由內在產生快樂。

 

【2013/8/15】定根與定力、慧根、慧力

  之前談過五根五力─「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前談的「精進根」其方法為「四正勤」,讓人在智慧和思維上能更有所釐清,然而若心浮動,則精進便有其限度,故需要「定」的功夫以加深「慧」的修行。

  修「定根」的傳統方法稱為「四如意足」,比喻用「定」的「腳」便可如意到達任何地方,又稱為「四神足」,表示「定」可以發揮神奇的功效,但並非「神通」的意思,而是能隨心所欲地到達各處之意,意近「得心自在」。「四如意足」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欲」、「精進」、「心」、「思維」,即從動機到方法層層剖析「定」的功夫。

  「欲」即為修「定」的動機,一般人若無法進入佛法的修行,則心難以安定,因為人有慾念,然而此處的「欲」則是「想要清靜的禪修之最初動機」。「精進」則特別針對修禪定的態度,需要綿綿密密功夫、細水長流,然而並非侷限於成天禪坐,而是將「禪」融入生活、念念不離。「心」便是修「定」的源頭,「有心」即有念頭與煩惱,易流於「心猿意馬」的狀態─隨著外境而浮動不安。透過修行唸佛可以「修心」,然後「攝心」、「收心」,即將散佚的心收攝回本,便能「安心」「修心」、「攝心」、「安心」之後便要進入「無心」的境界,就是「思維」的方法,即為「觀照佛法的印」─尤其觀照「因緣」、「因果」、「十二因緣咒」等等。

  總結以上,唸佛、持咒皆能達到修心、攝心的功效,因為佛號、咒語便能指引心有去處。而日常生活中則要隨時收攝己心,時時反思起心動念的善惡與否,毋須急於批判、糾正,而應慢慢檢視、釐清外境,以認識內在的自己。簡而言之,聖嚴法師曾歸納修行的第一步即為「做好自己情緒的管理」,隨時隨地讓心情處於「安定」的狀況便是修行。

  最後談到修行「慧根」。「慧根」即為修行的資質,佛陀曾感嘆所有眾生本質皆同,只因「顛倒妄見」才會在苦海載浮載沉,因此長嘆「奇哉!奇哉」,表示所有眾生皆具備「慧根」,萬萬不可妄自菲薄。

  「慧根」即為「四聖諦」——「苦」、「集」、「滅」、「道」,此為佛陀初次與入涅前最後的教誨,可見其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而佛陀入涅前,詢問弟子對「四聖諦」的看法或疑問,某弟子表示─即便月亮不見、太陽冷卻,「四聖諦」仍為不變的真理。因此「四聖諦」即為佛教的核心,具有總綱的地位。  

  其中「苦」即為生命的本質,因為人們自以為世間是「常、樂、我、淨」,期望好事長久、壞事不臨,然而終將期望落空,而面臨「生、老、病、死」,此外還有「五欲」的干擾,造就世間「苦」的本質。而「因緣」、「因果」等等,皆是闡釋「苦」的發生,即為「集」的意思。「滅」則是減少、消滅「苦」的生發,其方法便是「道」,便是修行。

  今天是梁皇最後一天,明早齋天,下午放焰口,感恩法師們及義工菩薩的護持,也謝謝大家共同來成就此令人歡喜的法會。祝大家身心自在,一切如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