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17/8/13【禪坐共修】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開示

定與慧是分別的關係,還是一體?監院果毅法師於八月十三日下午在〈禪坐共修〉講述《六祖壇經》的〈定慧品〉,引領我們體悟,惟有定慧等持,方能去除煩惱,真正達到自利與利他。

六祖慧能強調:「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果毅法師指出,我們一般認知的「定」,是打坐可以坐著很久,不受外在影響,在定於一境、住於一的境界下,妄念不起。定,確實有助於智慧的開發,但並不等於智慧。必須配合方法,去除貪瞋痴慢疑,在日常生活上落實,否則光有定而無慧,會令開發智慧的方向走偏。

六祖慧能於〈定慧品〉還批判了當時錯誤的「一行三昧」觀念。四祖道信禪師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就曾引用一行三昧的觀念。所謂三昧就是正定,一行是所有的舉心動念。六祖慧能反對的是常坐不動的修行法。「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能坐很久不動,沒有妄念,並不代表真正的安心,更不是無心。就怕自我感覺良好成了迷人,如此就很難從執著處拉出來。

法師指出,法是頓悟,修是漸修。雖然修行的方法不同、過程不同,是依照個人根器的鈍或利,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而已,但證悟的法性、空性並沒有分別。每個人在各自的因緣狀態中好好踏實修行,不斷種植善因,自然就會有善果出現。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祖慧所傳授的頓悟法門,不否定「念」和「相」的存在,但是透過「無住」,而達到無念、無相。我們身而為人,一定有六根與六識,生存的依報則是六塵,根、塵、識構成我們的身心世界,往往就是我們煩惱痛苦的根源。禪宗要我們能做的是「不執著」,接受宇宙世界大地存在的事實,而非厭世與離群索居。

TOP